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当时各地花巨资共引进了西德和丹麦约30余套循环水养殖设施,但由于高昂的投入和运行成本,上述设施很快便被束之高阁。198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国内第壹个生产性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随着养殖业和物流的迅速发展,北方冬季的吃鱼问题得到很大改善。随着北方鱼价的大幅下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经济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加上技术上的不成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入了低谷。
我们应该用目标产量和预算来衡量需要做多大面积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用面积来做对比。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前期投入相对较高,如果简单套用原来池塘养殖的经验和面积,总投资额会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普通养殖户难以接受,也无形中放大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高投入印象,不利于养殖户对工厂化养殖产生合理的理解。 在从传统池塘养殖转换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例来进行换算,同样的产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仅需池塘养殖面积的10%。有了这个比例,就能更科学的规划养殖面积和预算。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典型工艺和装备是以物理过滤结合生物过滤为主体,对养殖水体进行深度净化,并集成了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控养殖水体质量并可追溯。该系统具有工艺技术完善、水处理效果好、水质状况稳定、生产操作舒适、设备维护简便、运行成本低、系统投资省等优点。这是一套简洁有效的工艺技术路线:鱼池出水自流进入微滤机池,去除残饵和鱼粪等颗粒直径大于60微米的固体悬浮物质,经水泵提升进入生物滤器,一方面截流微小的颗粒悬浮物,另一方面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降解,净化后的水自流回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