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水深在40~80厘米。氨氮含量小于每升0.2毫克,溶氧大于每升5毫克,保持水质清新。光照强度500~2000勒克斯,光照均匀。根据要求调节水温和换水量。养殖过程需按时测定水温、pH值、溶解氧、盐度、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S盐等相关指标,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当水温高于20℃时,需要加大地下低温海水的添加量和循环水量,并采取加大纯氧供给量的措施,使氧气饱和度达到100~150%(有液氧设施)。由于夜晚时间比较长,也是鱼类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时段,因此每天傍晚要坚持清洁养殖池一次,并进行一次池底排污操作,给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生长的环境。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氨氮(TAN)、亚硝(xiao)酸盐氮(NO2–N)等有害污染物加以去除,净化养殖水体环境为目的,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去除CO2、消毒、增氧、调温等处理将净化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养殖池的过程。其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为养殖生物提供稳定可靠、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白对虾养殖在水产养殖中是比较难养的一种水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养虾难,虾难养”,已经成为南美的白对虾养殖产业的痛楚。随着种质退化、养殖环境恶化等各种因素的干扰,白虾的养殖道路仿佛变得更加艰难,在小编看来,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养殖设备和养殖模式方面。在国内,很多对虾养殖场都是采用外塘养殖模式,外塘养殖模式是很难保证水质环境的,恰巧对虾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加上对虾养殖设备落后,导致更多的疾病滋生,从而增加了对虾养殖的难度。天气的转变也是增加外塘养殖对虾的难度,对虾对水温也是比较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