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当时各地花巨资共引进了西德和丹麦约30余套循环水养殖设施,但由于高昂的投入和运行成本,上述设施很快便被束之高阁。198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国内第壹个生产性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随着养殖业和物流的迅速发展,北方冬季的吃鱼问题得到很大改善。随着北方鱼价的大幅下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经济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加上技术上的不成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入了低谷。
我国苗种繁育过程的全人工控制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低营养条件下的生物膜培养技术、水质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不同特性鱼卵孵化设施技术、繁育过程智能化判别技术等需要突破,繁育生态环境人工控制技术需要优化和集成。有必要针对我国大宗养殖产品和一些名特优品种的苗种繁育要求,应用现代水环境控制技术和孵化繁育生境模拟技术,构建特定的设备系统,形成完善的养殖生产工艺,达到水环境有效控制、孵化过程有效调控、节能节水以及反季节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在藻类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中,磷、氮通常是水体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因子,总氮大于1.2毫克/升、总磷大于0.11毫克/升时水体开始富营养化,在淡水中当总磷小于0.1毫克/升时藻类生长发展为磷限制。而过高的磷输入如总磷为1.65毫克/升,并不能促进藻类生长。要培养出养殖所需要的有益藻、抑制蓝藻、裸藻等有害藻,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化学指标,总碱度、硬度、盐度、氮、磷、碳以及微量元素钙、铁、锰、锌等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的指标。池塘中的有机质含量可通过检测水中有机耗氧量得知,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氮磷的含量也会高,在降氨氮同时可以降低水体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