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在淡水养殖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兴建了很多水产养殖示范区,建立了一批淡水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但是其经济性矛盾依然突出。而工厂化循环水苗种繁殖生产系统具有水环境可控、苗种质量高等优点,适应了苗种生产的反季节性、水质条件要求高的特点,并且苗种的单位产值高,使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以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为代表的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大力推广,随之而来的是优质水资源大量耗用,尤其是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陷等诸多问题。“九五”以来,国家有关科研计划大力支持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不仅节能节水效果较好,而且还对防止养殖病害发生、实现养殖过程零用药、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藻类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中,磷、氮通常是水体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因子,总氮大于1.2毫克/升、总磷大于0.11毫克/升时水体开始富营养化,在淡水中当总磷小于0.1毫克/升时藻类生长发展为磷限制。而过高的磷输入如总磷为1.65毫克/升,并不能促进藻类生长。要培养出养殖所需要的有益藻、抑制蓝藻、裸藻等有害藻,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化学指标,总碱度、硬度、盐度、氮、磷、碳以及微量元素钙、铁、锰、锌等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的指标。池塘中的有机质含量可通过检测水中有机耗氧量得知,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氮磷的含量也会高,在降氨氮同时可以降低水体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