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系统原理:从第1个1400平米养殖车间的水源经过蛋白分离(泡沫分离器)、沉淀池沉淀后将水源流向下一个1400平米养殖车间继续使用,达到养殖水源两次利用,循环用水50%,大大节约了地下海水。技术流程:出水→微滤机过滤→臭氧消毒→蛋白质分离器→生物过滤→紫外杀菌→纯氧充氧→监测→进池。监测系统:监测pH、DO、T、氧化还原电位,带有报警系统。日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10%—15%(即50—80 m3)之间。温控系统采用地下井水交换来控制。充的纯氧来自液氧罐。
突破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难点 集成国内外先进水处理技术,创新海水养殖水处理新模式、新技术,开发“经济(造价低)、实用(满足生产功能要求)、好用(生产管理方便)”,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养殖对象生产需求的设施设备。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关键生产技术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密度胁迫作用会引起动物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研究养殖对象在高密度环境下的适应机制,掌握养殖和育苗生产中的适当放养密度。
*近气温突然降低,对于对虾养殖户来说是一个不利的消息,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是对虾的小脱壳期,气温降低对对虾脱壳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急降温,会对对虾的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干扰对虾的激素和酶的分泌。对于岭南地区的对虾养殖户来说,气温的突变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岭南地区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天气多变,可能今天气温突然降低,明天就气温回暖,这种不确定性因素会大大增加对虾养殖户的养殖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