վ-莒南蔬菜大棚,其中推出的新型防雨雪保温被,采用高保温新型材料多层复合加工而成,具有质轻、防水、抗老化、保温隔热、反射远红外线等功能,相比毛毡覆盖,普通型保温被,可提高7-10度,保温效果更佳,使用寿命远高于市场同类型产品,并且物流运输方便,仓储保管简单。
“寿光大棚也在不断创新,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代大棚了。本身保温能力强,尽管降温幅度比较大,但棚内温度总体稳定,蔬菜产量总体可控。”寿光市委副、市长赵天宝告诉记者,寿光是“农圣”贾思勰的故乡,种菜“村村有遗风、户户有传承”。上世纪80年代,当地已出现烧煤取暖的“土棚”,但保温性差,冬天大棚里只能长些叶菜。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王乐义认准反季节蔬菜这一突破口,带着17名员借钱建起大棚,开始试验:旧式“土棚”一到冬天就被“冻透”,他们就把墙体加厚一米,让棚面朝南,更有利于光照。从冬日全靠太阳取暖再到把玉米芯从头铺到尾、点火取暖,用“土法子”救瓜苗。现在,在寿光稻田镇村民的蔬菜大棚里,安装了智能放风机、智能植保机、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控温、自动补光等新技术。同时,有5万多个大棚应用了物联网装备,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车间”。
“现在我们基地每天上午10:00左右开棚,下午4:00左右落棚。”基地负责人姜金岳介绍。为了应对极寒天气,基地为大棚准备了充足的保温被,在太阳落山之前盖上保温被,能够更好的为蔬菜大棚积温。除了给大棚穿上“棉衣”,基地近期又5万多元购置防寒膜,在大棚的棉被上覆盖一层薄膜,防止白天收集到的热量在夜间散发,间接提高室温4-5度,防止冻害发生。由于蔬菜大棚内部前后高度不同,高的可达5-6米,受光照强烈。前部靠近地面,受光照少,且夜晚降温迅速。姜金岳在大棚前面增加一层塑料膜,用绳子和夹子固定,可起到第次御寒的作用。
寿光蔬菜产业的崛起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图寿光之所以会成为所描述的“全国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与冬暖式大棚首创在此有很大关系。1989年,寿光元朱村支部王乐义带领村民建起了17个大棚搞试验,并对当地传统种植方式进行改革,研制成功了深冬生产不需要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一个占地0.89亩的冬暖式大棚,一季产黄瓜1.35万公斤,收入2-3万元。
清晨的蔬菜大棚内,白天的湿热已散去,一支支长势喜人的黄瓜点缀在藤蔓上。早上点钟,张园园和丈夫走了进来,像检阅者一样,穿梭在垄垄秧间,用目光筛选其中大小成熟的黄瓜,用两指在黄瓜根部迅速掐下,放进筐里。张园园是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丁家村村民,该村有一百多户居民,蔬菜大棚百多个,夏秋季节主要种植黄瓜、苦瓜等蔬菜,冬季以黄瓜为主。在距张园园家黄瓜大棚十几米远的地方,是丁家村成立的农村合作社。每天早晨点前后,丁家村以及附近村民会将新摘的蔬菜送至这里,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将寿光种植的蔬菜送至全国各地。
寿光蔬菜产业的崛起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图寿光之所以会成为所描述的“全国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与冬暖式大棚首创在此有很大关系。1989年,寿光元朱村支部王乐义带领村民建起了17个大棚搞试验,并对当地传统种植方式进行改革,研制成功了深冬生产不需要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一个占地0.89亩的冬暖式大棚,一季产黄瓜1.35万公斤,收入2-3万元。寿光对此进行了大面积推广,1990年就推广了5130个大棚,农民一下子增收6000多万元。1991年又一鼓作气上了28000个大棚,到上世纪90年代初,寿光蔬菜面积发展到35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产值3.5亿元,迅为江北地区深冬精细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成为全国大的“菜篮子”。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寿光组织农产品相关领域的12个科研机构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难题进行攻关。1996年,又成功研制了集模板护墙、电动卷帘、钢架支撑于一体的高标准大棚。至2017年末,寿光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达到50个,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已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