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魅力难以隐藏也难以抗拒,纯净,高贵,明亮,圆润,雍容,只要珍珠在,再普通的女子都会变成夺目的女神。珍珠固然美丽极致,可市面上不同产地不同成色的珍珠实在令人眼花缭乱,而从几元到几百万元的价格悬殊更是让人难辨真假无所适从。珍珠到底价值几何?乱市之中如何避开假货挑到一颗上好的“真珠”?特别请来岛城珍珠业内的专家,为市民揭秘珍珠行业内的“门道”。
假珠仿冒,成本仅几毛钱
青岛大溪地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松江跟珍珠打了近15年交道,在青岛市的珍珠行里称得上是“老江湖”了,从养殖到收珠再到加工,过手的珍珠已难以计数,也练就了他一身的绝活:任何一颗珍珠,拿到他的眼前,不出1秒钟,立刻能辨出真假。
购买珍珠警惕三种假货
“现在市面上最常用的造假方法有三种。”石松江告诉笔者,最低级的造假,就是用塑料做成的,完全没有任何珍珠质的成分,用塑料做出形状,再镀上一层外膜,乍看上去跟珍珠无异。但塑料有受热融化的特点,非常容易露馅,于是就有人用玻璃珠镀膜造假,“有的用充蜡的空心玻璃球,也有的是实心玻璃球、陶瓷小球,这样的珍珠摸上去手感也会凉,受热不化,沉甸甸的,比塑料难以辨出,很多人会上当。”
而高级的人造假珍珠,就是把贝类生物的贝壳打碎磨粉做成珍珠。这种方法的造假成本很低,“蚌壳、牡蛎壳、扇贝壳、蛤蜊皮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不难搞到,也是生命体的分泌物,成分跟珍珠非常接近,如果不是行家,一般人是很难识别出来是假的。”石松江称,珍珠造假的成本极低,平均一个假珠的成本只有几毛钱。
对于这些造假伎俩,石松江都提供了“拆招”方法。“可以用小刀刮,真的珍珠是生命体分泌的珍珠质,用刀刮下的应该是粉末,塑料珠子和镀膜玻璃珠会刮下片状皮膜,没镀膜的玻璃珠则光滑感很强。”石松江说,对于贝壳粉做成的仿制珍珠,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真正的珍珠是生命体分泌珍珠质一层层包起来形成的,用 5倍或10倍放大镜能看到表面的生长纹,“就像沙丘一样,有层次感,而仿制的没有。”
如何选珍珠,3大“法门”帮你成行家
躲避了假珍珠,真正的珍珠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珠宝水深,深就深在“门道”,比如钻石,行家懂得看纯净度、割面、色彩、重量来估算价值,再比如翡翠,懂的人知道该从种、水、色等入手,而面对众多的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又该从哪些方面“看”起呢?
一要看“色”。包括颜色和光泽。先说颜色,淡水珍珠一般有白色、奶色、粉红色,紫色,淡黄色等,比较常见;而海水珍珠还会有黑色、金色,白色等罕见的颜色,比如具有“珍珠中的皇后”之称的大溪地珍珠,就是以罕见的黑色而居于珍珠的顶级,其中又以黑中透着孔雀绿、玫瑰紫最为名贵。
再说光泽,珍珠之所以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就是源于光泽的特别,所以“光泽是珍珠的灵魂”。由于珍珠是母贝生命体分泌出的珍珠质而形成的,因此珠光不是单一色彩,而是从珍珠的内部细密结构层反射出来,并经过光的衍射产生的特有光泽。将珍珠对光细看,就能看出多种颜色形成的晕彩,变幻无穷,精细迷人,这就是所谓的“珠光宝气”。“越是好的珍珠,光泽越细腻丰富,光感越强,有的珍珠只在腰部有一圈苍白的光,说明品质较低。”石松江称。
二是看“形”。笔者在青岛不少卖珍珠的地方发现,许多珍珠呈椭圆形、米粒形、梨形等,实际上,珍珠应该是越圆越好,也就是常说的“珠圆玉润”。石松江解释称,不规则形状多出现在淡水珍珠中,海洋珍珠则是圆珠为主,“因而海洋珍珠比淡水珍珠更美艳,价值也总体较高”。
笔者还了解到,在珍珠行里有着“九珍十宝”的说法,指的是珍珠的直径,意思是直径超过11mm 的珍珠能称得上“珍贵”,超过13mm的就能称为“珠宝”。同一等级的珍珠,直径越大,价值越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珍珠多在6mm至14mm不等,大溪地黑珍珠可以达到16mm以上,超过18mm则属罕见。到目前为止,纪录中最大的珍珠直径是22mm。
三是看“皮”。观察珍珠表皮,孔、痘、疤、点、环等瑕疵越少,品质越好,价值越高,但完全没有瑕疵的珍珠基本不存在。再就是看珠母层厚度,即从珍珠穿孔处仔细观察珠层厚度,或者从珠光的强弱间接判断,太薄的珠不耐用,越厚越好。
购买珍珠前还要学会看证书
“买珍珠,特别是购买高档珍珠时,一定要索取鉴定证书。”石松江补充称,目前对珍珠的鉴定证书是由各地不同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但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一般包括检测编号、检验结论、饰品照片、检验者姓名、检验日期及对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在证书上标明鉴定机构名称、获准认证的标志以及珠宝玉石判别鉴定依据的标准。
鉴定证书所提供的信息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材料是天然还是人工、有无经过优化或处理等。人工合成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前加“合成”两字;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上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市民挑选时不要光顾着欣赏珍珠,还应该先学会看证书。
相关阅读:如何鉴别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