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翡翠玉石知识

翡翠鉴别方法中常见的五个盲区

发布时间:2013-07-16 来源:淘金地资讯 4252

  尽管对翡翠的物质成分、鉴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成果和规律,国家也有相对应的宝玉石标准作为依照。但是,随着人们对翡翠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也逐渐发现,无论在对翡翠的鉴定方面还是在对翡翠的基础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盲区”,利用常规的方法和认识去理解,往往会导致相反的结论,需要在工作中加以正确区别与对待。在此,仅仅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行们的关注与重视,并寻求找到一个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翡翠主要成分含量的界定问题

  传统的翡翠成分界定主要是在硬玉矿物的含量多少上,但目前一般认为,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除了硬玉以外,还有钠铬辉石和绿辉石。其中硬玉是组成常见翡翠的主要成分,钠铬辉石构成了以鉄龙生和干青翡翠为主的主要成分,绿辉石则是构成以油青、蓝水为主的主要成分。然而,由于在翡翠共生的矿物组合中,还会有一些次要矿物,典型的有钠长石和角闪石类矿物。当翡翠中含钠长石较多时,将称为“水沫子”(图1、2);在钠铬辉石(鉄龙生)中如果含有部分钠长石,也只能称为麼西西(图3、4),而非翡翠(图5);角闪石类矿物富集时,称为“癣”(图6)。

  图1 硬玉与钠长石组合毛料

  图2 硬玉、角闪石和钠长石组合毛料

  图3 钠铬辉石与钠长石组合毛料(麼西西)

  图4 麼西西制品

  可见,在翡翠中钠长石、角闪石类次要矿物的出现与含量多少,将决定了是否为翡翠的种属划分。但由于目前对翡翠中主要矿物和次要的多少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导致在翡翠及其伴生过渡品种的界定上存在不明确性,如翡翠与水沫子的界定,翡翠与癣的界定和鉄龙生与麼西西的界定等等。因此,需要有一个相对能够明确界定的方法来加以界定。

  建议将翡翠种属划分按照主要矿物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必须达到90%以上,次要矿物钠长石和角闪石类矿物低于10%,才能称为翡翠,否则将不能称为翡翠。

  方法:

  1)含量估计。根据翡翠中矿物组成的含量目估,大致确定种属。如含量中如果钠长石或角闪石类的含量目估,超过10%的将不能称为翡翠;

  2)密度测量。硬玉的正常相对密度值在3.32~3.34之间,钠长石的相对密度值在2.62~2.56之间,角闪石类相对密度值在2.90-3.10之间,均低于硬玉的密度值。因此,在密度测量中,低于翡翠正常密度范围值的将不能再称为翡翠。

2. 钠铬辉石、绿辉石矿物名称的确定问题

  钠铬辉石是欧阳秋眉(1983)在研究缅甸翡翠的过程中发现的,随后的研究发现,钠铬辉石普遍而又大量地存在于干青种翡翠和铁龙生翡翠以及麽西西(Maw-sit-sit)之中,一般认为主要是硬玉交代铬铁矿形成(图7)。

  钠铬辉石的理想分子式为:NaCr[Si2O6]。但是根据目前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的结果却并非简单的Na、Cr硅酸盐,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FeO(表1)。

  图7 钠铬辉石沿铬铁矿周边形成的反应边结构薄片,单偏光

  表1 钠铬辉石化学成分(Wt%)

样号

Si2O3

TiO2

Al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Cr2O3

K-001

54.82

0.08

5.44

5.32

0.07

0.41

1.39

12.29

0.00

19.35

99.17

K-002

53.57

0.05

7.97

5.09

0.02

0.71

0.75

13.15

0.00

17.62

98.93

K-006

54.71

0.04

3.46

5.11

0.13

3.61

4.21

12.44

0.01

14.96

98.68

K-009

54.48

0.01

4.03

5.95

0.08

2.51

2.95

12.20

0.00

16.17

98.48

K-010

54.55

0.03

8.20

5.17

0.05

0.67

0.43

13.43

0.00

15.42

97.94

  注:据亓利剑(1999)

  可见,目前珠宝界所说的钠铬辉石并非是理想状态下的钠铬辉石,含铁量已经达到了5%以上,其真实名称和成分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考证与确定。

  建议:对目前所说的“钠铬辉石”、“绿辉石”等翡翠常见成分,还需要做更细致的矿物学和结晶学分析工作来核实其真实的矿物名称,以免矿物名称上的误用。

3.翡翠的“漂白注蜡”与传统“浸蜡”的界定问题

  所谓漂白注蜡处理是指翡翠制品经过了强酸浸蚀(漂白)后,再进行抽真空注蜡处理,以达到提高透明度和掩盖裂隙和瑕疵的目的。因为强酸浸蚀过程会使翡翠的内部结构产生了破坏,注蜡也会有较多的蜡渗透到翡翠内部。在国家宝玉石标准中规定,经过漂白浸蜡处理的翡翠制品属于处理翡翠范畴(B货翡翠)。

  在传统的翡翠加工工艺流程中,翡翠制品在完成抛光工序以后,都会将其放到液态熔化的石蜡中浸泡3~5分钟时间,称为“浸蜡”过程(图8)。浸蜡的结果会使少量的蜡附着于翡翠表层或近表层,增加翡翠的光亮和圆润程度,同时也掩盖了部分近表面的微细裂隙和瑕疵。

  与漂白注蜡处理不同的是,传统浸蜡处理没有进行强酸浸蚀(漂白)的处理过程,不会对翡翠结构产生破坏,蜡也只是附着于翡翠制品的近表或近表层。因此,传统的浸蜡过程一般仍然归结为是对翡翠的优化。

  图8 翡翠手镯在熔化的蜡中浸泡——传统浸蜡过程

  但是,对于一些质地粗糙、结构疏松的翡翠制品,传统的浸蜡过程也可能会导致过多的蜡浸透到翡翠内部,形成与漂白注蜡处理翡翠相似的特征。如何界定翡翠制品只是经过了传统的浸蜡过程,还是经过了漂白注蜡过程,便是摆在珠宝质检部门难以界定的问题。

  建议:可以通过确定翡翠中含蜡量多少来界定。方法有:

  1)界定正常翡翠的相对密度值大小范围。浸蜡过多的翡翠制品,相对密度值将会偏低,当相对密度值低于正常值以下,便可确定为注蜡翡翠;

  2)确定翡翠中的有机物含量。含蜡量过多的翡翠制品在红外光谱中将会有明显的蜡有机吸收峰,可利用吸收峰强弱值来界定是处理注蜡还是优化浸蜡的界线。

_baidu_page_break_tag_
  4.“烧红”热处理翡翠问题

  翡翠的翡色是由于翡翠砾石表层受到次生的氧化铁质浸染而出现的褐黄色或褐红色,在毛料中称为“红雾层”,往往出现于翡翠毛料的近表层(图9),主要是由一些胶质的褐铁矿类物质(FeO(OH)·nH2O)渗透到翡翠硬玉矿物间隙和微裂隙中所致(图10),由于褐铁矿呈胶状出现,掩盖了翡翠中硬玉矿物之间的间隙和微裂隙存在,而使得翡色的部位往往比其他部位的翡翠显得透明、圆润一些(图11)。

  图9 翡翠毛料表层的黄翡层

  图10 翡色层硬玉矿物间隙被褐铁矿质胶状物质充填,薄片,单偏光

  但是,一般翡翠的翡色往往带有灰褐色调,颜色偏暗,不够鲜艳。所以,人们会利用热处理的方法,让翡翠的翡色由偏暗的黄褐色变为鲜亮的红褐色,使色彩更加鲜艳亮丽,这就是“烧红”翡翠(图12)。而在国家珠宝玉石标准中,对宝玉石热处理的方法归属于优化范畴,使得经热处理的红翡翡翠制品仍然归属于可接受的天然翡翠制品范畴。

  图11 翡翠红色翡色层(中部)矿物间隙被胶状褐铁矿掩盖,显得相对透明, 薄片,单偏光

  图12 烧红翡翠毛料

  但其实不然,在热处理宝石过程中,宝石内部的致色元素仅仅是在价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如热处理红宝石可以使红宝石内部含有的微量元素Fe2+转变为Fe3+,但元素的赋存形式不会改变,自身矿物结构也没有改变。但对于“烧红”翡翠来说,由次生浸染充填于翡翠硬玉矿物间隙和微裂隙间的胶状褐铁矿质物在加热过程中,将会失去部分的吸附水,由原来的胶体状物质逐步结晶转化为细小的纤铁矿或针铁矿(FeOOH)微晶集合体,物相的变化会使得翡翠的翡色由原来的褐黄色变为褐红~鲜红色。尽管颜色变得鲜艳起来,但水分的丧失,也会使得原来被胶状褐铁矿掩盖的翡翠硬玉矿物颗粒间隙被完全显露出来,并伴随出现许多细小干裂,质地变粗,透明度下降,失去了原有的细腻圆润特征(图13)。

  所以,“烧红”翡翠具体归属于优化范畴还是处理范畴,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笔者个人认为, “烧红”翡翠由于充填物发生了变化,应当归结为对翡翠的处理范畴,是一种不应当提倡的翡翠处理方法。

  图13 烧红翡翠颜色鲜艳,粗糙、界线不明显(左);天然翡翠翡色偏暗,圆润、界线清晰(右)

5. 表面轻微染色翡翠

  在翡翠批发市场经常会出现表面轻微染色的翡翠制品,尤其是在翡翠手镯之中。染色以染浅紫色和浅绿色为主(图14),由于染色较轻,翡翠制品肉眼观察在光泽、质地与天然翡翠无太大异样,只是在放大观察中会发现染料呈丝网状(图15)、点状附着于翡翠制品的表面的微小裂隙和空隙之中(图16)。在市场上卖货商家为了回避责任,将该类染色认定为是抛光粉没有擦洗干净所致,称之为“抛光粉染色”。其实,不论是浅绿色还是浅紫色,都是人为染色的,只是染色比较轻微而已。

  表面轻微染色的翡翠表面染料经过擦洗后大部分可以退去,这也给质检部门的鉴定带来了困难,原本表面染色的翡翠,经过洗刷以后,已经看不到染色的痕迹,使鉴定无法准确定论,有的质检部门索性也当作天然翡翠来处理。但不论洗刷与否,翡翠整体仍然会残留有浅绿色或浅紫色色调。可见,如何界定染色与非染色翡翠的界线?是否存在一个量和度的问题?这是摆在质监部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图14 染浅紫色和浅绿色的翡翠手镯芯毛料的紫色染料

  图15 呈丝网状分布于翡翠制品表面

  图16 呈点状附着于翡翠表面空隙中的紫色染料

建议:不论染色轻重与否,只要发现有表面染色迹象者,均视为染色处理。

  由此可见,在翡翠鉴定中的确存在不少模凌两可的现象,这主要是在翡翠的标准和规范上尚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今后做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以适应翡翠市场的真正需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