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房地产、黄金逐步退烧,富豪投资避税管道开始大量转往购买珠宝字画等高价艺术品。投资的艺术品项则从过去盛行的瓷器,转为玉石、佛像,甚至像普洱茶饼一片炒到30万(新台币,下同),身价翻转60倍。对这些避税管道,税务部门坦言难追查,但还是会从过去交易纪录与检举追查。
交易不记名难查税
台湾“财政部”规画房地合一课税,加上国际金价从高峰落回1300美元间震荡,使过去这两项富豪最爱的投资避税管道都出现退烧现象。另方面,近年珠宝、艺术等拍卖品投资却更加盛行,近期传出广达董事长林百里,砸下9亿元购入法国时尚大师伊夫 圣罗兰的巴黎左岸故居。
艺术投资业界人士说,这几年确实透过收藏品管道进入市场的人和钱越来越多,主要是因其具有不记名、私下交易、难以追查的特征,这让税务部门查税难度大增。
买主年龄层往下降
艺术投资公司主管观察,近年两岸投入珠宝古董投资市场的资金、人数持续增加,年龄层也有下降趋势,甚至可以看到50岁左右的父亲,带着大学生儿子来见识。
而在市场趋势上,该主管说,过去台湾市场主要是瓷器比较热门,但随着仿冒技术越来越高,这几年热潮开始转向玉器、石器、珠宝佛像,例如田黄石、鸡血石、翡翠等。
他指出,特别是低价,价格还没炒起来更是他们最爱,如普洱茶饼,从过去一片4、5000元爆涨到20、30万元,算起来价格翻上60倍;另外还有类似沉香、玉石原矿也是热门标的。
该主管说,收藏家圈子每周至少有1、2次聚会,通常会设定一个主题,大家各自拿出收藏品一起鉴赏、由资深的藏家说说背后的故事。
民间收藏不输台北故宫
“台湾民间收藏非常丰富,加起来甚至不亚于故宫。”艺术投资公司主管说,他曾亲眼看过一座近50公分高的釉里红瓷器,基本上能超过45公分的,已经是博物馆等级藏品;而翠玉白菜、金缕衣等,其实民间也都有人收藏。
对这些想要透过私下交易规避所得或遗赠税的人,税务官员坦言,难以做到滴水不漏,但会经由过去的收藏品在公开市场的交易纪录或检举,了解持有人是谁再沿线追查,并委托公正鉴价单位确认价值多少来课税。
课税太高业者叫苦
但艺术投资业者也吐苦水说,过去台湾因为把艺术品交易获利纳到个人所得,现在最高课到45%税率,“总觉得艺术品投资就是暴利的心态”。导致国际大甩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出走,现今都在低税负的香港进行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