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珍珠养殖大国,早在1000年前就有养殖珍珠的记录。但这些发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湮没失传。珍珠养殖技术在中国失传后,20世纪初却在日本兴起,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日本的珍珠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已经独霸世界珍珠市场。
1910年3月17日,熊大仁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县一个书香家庭,童年时的熊大仁就对生物抱有浓厚兴趣,大学时就读于复旦大学理学院生物系,随后经推荐免试进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动物系。1937年7月,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他终止学业,携带有关珍珠人工养殖的资料和一套珍珠插核手术工具毅然归国。
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广州水产馆时指示:“旧社会劳动人民辛辛苦苦采珠进贡皇帝,现在我们养殖珍珠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同年,熊大仁被委任为暨南大学水产系主任,开始了珍珠养殖研究。
当时的珍珠研究环境很艰苦,只有几间简陋的茅棚,几件简单的工具,没有仪器设备,没有科技资料,没有实践经验,一切只有从零开始。熊大仁凭着他对珍珠贝生态学的精深研究,参考从日本带回的资料,于1959年编写出国内关于珍珠养殖的首本专著《珍珠的养殖》一书,从珍珠贝的生态、珍珠的成因到珍珠养殖作业每道程序的操作技术要求,都作了详尽系统的论述。
人工育珠首先要研制培育珍珠的珠核,没有磨核机,熊大仁率同他的学生,硬是用三角锉把厚实的蚌壳一锉一锉地磨出第一批珠核,迈出了试验的第一步。插核是珍珠养殖技术的核心环节,熊大仁制定了具体指导方案,先用开口器撑开母贝,经创口、通道,再用送核器植入珠核。头几次试验都失败了,插入的珠核不是排出,就是造成育珠母贝死亡。熊大仁与技术员、工人一起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把珠核植入在内脏团生殖腺的部位,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批海水珍珠。随之,指导李伟新夫妇等老师进行了淡水无核珍珠养殖试验。1962年春,由熊大仁、吴教东、何筱洁等人组成的河蚌养殖珍珠小组养殖淡水无核珍珠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河蚌珍珠养殖的复兴。
为了打破日本养珠独霸世界的局面,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珍珠养殖业,他足迹踏遍祖国的江河湖海,经常利用休假日,独自背着行李,翻山越岭深入到养殖场去指导养珠技术,帮助珠农解决技术难题,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珍珠养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珍珠养殖业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扩大到18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和出口量超过“珍珠王国”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熊大仁教授是国内外水产界享有盛名的珍珠研究专家、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现代珍珠养殖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现代珍珠之父”。 1981年9月9日,他因劳累过度而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人世,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珍珠养殖事业……
他为人正直谦和,一生艰苦朴素,日本的“养珠之父”御木本幸吉去世时富可敌国,而熊大仁作为中国的“养珠之父”,其遗物,除了大堆的书籍资料和一些破旧的衣物外,就是留给后人那一笔笔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