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成功故事

负债30万只身闯新疆 十年后身家数亿

发布时间:2010-12-29 来源:互联网 506

胡晓武说,这么多年来,时代变了,他投资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一直不变的,是他的信念:“只要有诚信,企业就一定会有机会做大做强。而企业做大了,社会效益先于企业效益。”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整个新疆,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乌鲁木齐聚集了整个新疆的大部分浙商。

负债30万元只身1996年来到乌鲁木齐市,站在这块辽阔的塞外大地上,胡晓武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投入商海已经数年的他,生意却从来没有真正好过。虽然之前也赚了一些小钱,可在山东的服装生意的失败却一下子让这个24岁的愣头青变成了穷光蛋。不仅如此,他还欠下朋友33万元的债务。全家人都省吃俭用,帮他还每个月5000元的利息。看着身边经商的父老乡亲们不少都赚了大钱,坚信自己有能力的胡晓武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日子还要继续“只要有生意做,就一定会有翻身的机会,总会有出头的日子。”这是他坚信的一句话。这也是当时他让朋友帮忙贷款20万元,大老远跑到乌鲁木齐做“红蜻蜓”的原因。

租不起店面,就租一面墙带着温州的“红蜻蜓”皮鞋,胡晓武来到乌鲁木齐,落户到当地一家小型鞋城里。

“借来的20万元,大部分都用来订货了,所以我根本租不起鞋城里面的门店。”胡晓武说,“最终,我和一家鞋店的老板商量好,租下门店里的一面墙,相当于这个门面的三分之一,钉上鞋架,摆了张桌子,就开门迎客了。”

胡晓武回忆,当时的墙上可供展示的面积也就3平方米的样子,而地面面积只有1.8平方米。“和现在的红蜻蜓专卖店相比,确实寒酸。”

 有了生意,胡晓武就开始研究乌鲁木齐的市场。“当时的鞋类市场很不规范,也没什么品牌可言。同样一双皮鞋,早上有可能卖出500元的高价,而晚上收摊时,却很可能只卖100元。乱!我觉得自己不能和他们一样,应该走品牌化经营、统一定价、扶持客户的思路。”

“当时,鞋城里的同行觉得我这样做很奇怪,觉得我是个不懂得‘变通’的穷小子,迟早会被扫地出门。但事实上,我逐渐成功了;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一些消费者存在质疑,但后来随着‘红蜻蜓’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他们也逐渐接受了。”

1998年4月,胡晓武在新疆开出了“红蜻蜓”的第一家专卖店,名副其实成为“红蜻蜓”在新疆的总代理。同样是在那年,他还清了两年前自己欠下的债务,还积累了200多万元的资本。

从商贸到实业再到金融从1998年开始,胡晓武就不断扩大红蜻蜓皮鞋的经营规模;目前在新疆已经有105家红蜻蜓专卖店。但随着实力的扩张,他不再满足于贸易行业,开始转投实业。

2001年,胡晓武在南疆开设了一家棉花加工厂。收购当地的棉花,加工后再销往下游企业。2006年,他又和9个温州人联手,在乌鲁木齐市火车站附近以1.1亿元的价格拍下当时的“地王”,并在“地王”上兴建了集购物城、写字楼、酒店、住宅为一体的“地王国际城”。

而现在,胡晓武的动作转向了资本运作。今年上半面,他已经在南疆收购了两个大型农场。接下来,他希望通过资本运作,推动林果企业上市,成为新疆的林果巨头。

企业越大责任也越大胡晓武今年38岁,在来到新疆的这14个年头里,他当选了新疆10大杰出青年,也为当地捐助了7所希望小学。

“但是,我仍然觉得大家没有正确地认识我,还有我们浙商这个群体。”胡晓武对记者说,“我们确实赚钱了,但赚钱的方式不是炒作。我认为,企业越大,它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大。之前,有一家外地媒体采访过我。我说我们关注新疆大开发,关注新疆的资源;可报道出来的,却是我们温州人要进疆炒资源。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2002年,他进入棉纺行业之时,他就投资了数百万元建立了一个棉秆造纸厂。“这样的造纸厂只能生产瓦楞纸。8年来,从经济效益上看,根本没有收益。但我们仍然坚持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造纸厂,当地原本只能做柴的棉秆,送到我的工厂里,能卖到300元/吨。”

今年,胡晓武还在哈密地区投资了一个政府指导的引水工程。投资2.7亿元,用长达135公里的管道,把天山雪水引到天山南坡,可以解决哈密当地的人畜饮水、工业用水问题。

“社会效益,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方向。”胡晓武对记者说,“我觉得,一个企业要赚钱,他的事业首先要对社会大众有好处,这样它才能长久地发展。而那些脑子里只顾一时赚钱,不断炒作哄抬物价的人,终归是无法持续的。”

下一篇:
分享到:
0
更多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