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人机界面需求量非常大的市场,但却不是全球人机界面产品销售额非常高的市场,这说明,低端人机界面用户在中国占有很大的份额。近些年来民族品牌的迅速发展,采取低价格等策略,正在大举进攻低端市场,在国内已经占据了低端市场的优势地位,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国际品牌也在逐渐研发其经济型产品,以抢占低端市场的份额。因此,由于在低端市场的稳扎稳打,国内的人机界面厂商整体业绩呈现出速度增长的状态。
我国人机界面发展现状
以微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丰富为契机,人机界面开始迎来了以前未有的发展。时至今日,以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为领军的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人机界面的主要市场,西门子、普洛菲斯、台达、三菱电机、施耐德、欧姆龙等品牌代表着该行业在全球的先进水平。
而我国人机界面的自主研发之路始于2000年以后,在技术和市场应用上都与国外有不小差距。虽然经过十余年发展,主要企业已经在产品性能、功能、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市场占有度、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领域应用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人机界面需求市场,由此带来的国内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亿元迅速扩大到2017年的18亿元,发展态势十分强劲;反之可忧的是,我国却始终不是全球大的人机界面销售市场,这意味着我国低端人机界面用户占比依然很大,国内产业发展结构偏移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