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递柜成为终端配送的趋势,在满足了诸多行业痛点的同时,也遇到不少的问题。如造成的收件人“验货难”问题,增加了维护相关权益难度,尤其是贵重和易碎物品。当然这些物品,用户可以明确要求快递员送货上门进行验货。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快递员并没有征求用户意见,不管收件人是否在家,直接把快递放在快递柜里,导致本应该享受送货上门服务的用户却需要跑一趟。此外,倘若用户没有及时看到取件信息,货物逾期未取,会造成一些时效性很强的东西过期,这就更容易引发消费者投诉问题。当然国家政策《快递暂行条例》明确,快递公司在使用快递箱投递快件前,应先征得用户的同意。
更重要的问题是,快递柜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单一且亏损严重,目前智能快递柜盈利模式来自每单向快递员收取几毛钱,用户超时取件和寄件的费用,以及广告的收入,但这些收入与成本相比微乎其微,显然不能满足盈利。总体而言,智能快递柜目前还是入不敷出,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严重制约智能快递柜的发展。
所以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智能快递柜的出现,解决了派送时间的冲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发展限制,但不可否认,它是配送终端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人,占网民比例为63.8%。另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人民币。在网络零售业务不断繁荣的态势下,我国快递物流包裹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可以这样说,如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快递。
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使我国智能快递柜的需求高速增加,将迎来其高速发展的春天。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预计到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将达到438亿件;到2020年快递业务完成总量将不低于1022亿单,2016年到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4.44%。
就市场格局方面,全国有大小几十家智能快递柜企业。大概分为三类“玩家”,电商系的主要有京东自提柜、苏宁易购自提柜;物流平台系的主要有丰巢科技、中集e栈等;第三平台系的有速递易、富友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快递柜发展处于行业早期,吸引资本追逐。
相关机构统计,2014年我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50.01亿元,按照当前发展速度,2017年市场规模很可能突破百亿元大关。而按照目前各地快递柜总数来看,假使所有快递柜日均被使用一次,其涵盖的包裹总量也未达到全部的十分之一。中国智能快递柜这种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
另外,国家政策扶持加码,也推动了智能快递柜的高速发展。根据国家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的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居民、旅游、零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相应措施。其中,在批发零售服务部分,强调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仓促配送一体化等物流服务新模式,推广使用智能包裹柜、智能快件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快递配送的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快件箱作为一种可以自助代收快件的全天 24 小时自助服务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快递员和消费者时间节点不对称的问题,快递员和消费者都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配送、收货时间,这样既可以为消费者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快递员二次甚至多次配送。智能快件箱作为末端投递服务的创新方式在提升快递投递服务效率、降低快递配送成本、增强消费者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智能快件箱自助设备代收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原先习惯的“等快递”的方式,改为更加灵活便捷的自助“取快件”的方式。在提高快递员投件效率的同时,也给收件人带来更加便捷的自助体验,通过智能快件箱存放与自取已经成为快递配送的常态。快递员派件使用快件箱仅需 30 秒即可完成一件,而传统派件方式平均需要7 分钟以上,快递员在不需要增加人手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增加派件量。智能快件箱同样可以提升寄件效率,传统的寄件方式需要等待快递员上门,时间不定。通过智能快件箱寄件则非常快捷方便,为“最后一公里”带来效率的提升,提升消费者快递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