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同步转正 回升基础仍待巩固

发布时间:2016-10-14 来源:淘金地资讯 325

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逐季回稳,第三季度进、出口同步实现正增长。

业内认为,政策见效、外需改善等积极因素未来将继续发挥作用,有利于今年第四季度“收官季”进出口延续向好态势,但我国外贸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期的,全年实现回稳向好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逐季改善:底部企稳迹象初显

2016年,我国进出口在压力中开局,一季度出口、进口“双降”,进入二季度后情况略有改善,当季出口增速由负转为微增0.6%,第三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则分别增长1.1%、0.4%和2.1%。

“尽管前三季度外贸绝对规模同比仍为下降1.9%,但底部企稳的迹象也是明显的。”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说。

据他分析,外贸逐步走稳,既有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成效、外需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企业信心增强的正面影响,也有国内经济稳中有进、进口价格跌幅收窄的带动作用。

例如,航运业重要景气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从今年2月初290点的历史低点,回升到9月底的900点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反映海运市场整体回暖,全球贸易有所改善。

交通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称,尽管外需疲弱状态仍然难以摆脱,但西方传统节日临近提升了我国出口需求。

就近期汇率变化,黄颂平说,虽然人民币贬值使出口企业受益,但会拉升进口成本,而且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弱化,加之我国外贸中“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因此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较为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2.7%,小于同期进口价格5.3%的跌幅。由此测算,今年1月至9月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02.8,意味着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多换回2.8%的进口商品。

提质增效:新旧动力加快转换

近三年来,我国出台了10余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文件,不单单追求规模增长,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的转变。

最新数据能够反映出外贸在提质增效、结构调整与动力转换等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变化——

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在外贸总体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成为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经营主体;对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巴基斯坦、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成为新亮点。

从“优出”看,前三季度,一方面我国部分传统优势产品保持增长,其中纺织品、塑料制品和玩具出口分别增长2.5%、3.3%和17.1%;另一方面,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了装备制造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发电机、纺织机械等出口良好。

“优进”方面,1月至9月,原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势,表明国内经济稳中有进、需求回升;同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积极的进口促进政策取得实效。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说,总的看,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互补优势没有改变,外贸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的趋势没有改变。

精准发力:巩固外贸回升基础

进入下半年,海关总署编制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9月份升至35.8的年内高点。同期,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项下新出口订单指数重返荣枯线之上,进口指数为50.4%,也是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点。

“从上述先行指标观察,短期内尤其今年第四季度的出口压力有望减缓。”业内分析人士称,今年外贸能否实现回稳向好,未来两个多月非常关键。

不过,从中长期看,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世界贸易组织9月底发布报告,将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由4月份预测的2.8%下调至1.7%,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称,预计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长有限,因此全球贸易很可能持续低速增长。

除了外需的不确定性,传统外贸竞争力的弱化也不能掉以轻心。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减缓,而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速度加快,加工贸易降幅较大。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7%,拖累外贸进出口整体下降约2.2个百分点。

对此,张骥表示,加工贸易是当前稳定外贸增长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梯度转移,特别是向中西部转移的差异化政策。

黄颂平说,在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巩固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切实为企业减负,为增长助力,努力实现回稳向好的外贸发展目标。

分享到:
0
更多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