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于LED显示屏行业来说,是激荡的变革时期,行业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短缺,企业间的并购战、跨界潮、价格战等等问题频出行业环境的变化将许多屏企的发展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现状分析
整体实力偏弱 抗风险能力差
国内LED显示屏行业潜力大而实力较弱是行业的共识,“中国制造”的标签对LED屏企而言如跗骨之蛆,低质廉价的国际形象一时间难以改变,出口产品质量成诟病。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LED显示屏产品在国际重大赛事和活动中频频亮相,但是依然存在以贴牌的形式代工,即使能够拿到国际订单,也以牺牲产品高额的附加值为代价,无形当中损失了国产企业的利益,在核心设备、核心技术、核心专利乃至核心器件方面都已经被国外企业赚取了足够的利润,到最后的成品销售仍然被他们的品牌大赚一笔,这些都是整个产业有目共睹的现象,也是值得中国LED企业深思的问题。
“世界关” 挡道 LED屏企如何过关
当前,国内的很多LED屏企虽然已经看到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有能力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布局渠道的屏企并不多,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海内外销售网络,不仅要招募专业人员增加销售成本,又要投入管理资金,过程十分复杂,难度也很高。
OEM模式在中国制造业中普遍存在,这种模式在中国LED显示屏行业中也是屡见不鲜,为大品牌贴牌生产产品,给自己的技术贴上“大品牌”的标签。从盈利的角度而言,或许我国占据了全世界五分之四的产量,但其实只赚得了五分之一的利润,如此巨大的经济缺口完全被国外企业收入囊中,这也是中国LED显示屏企业最为严重和尴尬的问题。
某总裁说:“实际上,LED显示在全球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企业重新定位、加强创新。” 同时,他表示,LED显示全球都看中国,我们相信,中国LED显示制造商群体能够支持甚至引领全球LED显示的发展方向,为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价格战扰乱秩序,服务体系不健全
不可否认,以价格拼市场并非完全是坏事,低价策略本身是一种极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但滥用“价格战”给行业造成伤害也是巨大。LED屏显行业一直深受“价格战”的困扰,近来,洲明、艾比森等“巨头”高调布局渠道“杀”回批发市场,新一轮的价格战或将爆发,这对主要针对批发市场的“小”屏企而言无疑是个噩耗。
“价格战”不仅仅对屏企伤害极大,对整个行业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在价格战中,某些不良屏企为了争夺市场,谋求销量,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应对,他们会用最差的元器件去生产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产品,这种产品流入市场会加速LED显示屏同质化竞争恶化。
近段时间,LED显示屏事故屡屡发生, 5月6日,重庆石柱县《中国好声音》现场,LED屏幕突然倒下砸中一选女手。无独有偶,6月7日,湖北赤壁市天骄广场发生火灾,据网友描述火灾疑似LED显示屏线路问题所致。
因此,LED屏显行业如果要健康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非常有必要。
出路在哪?
“调”是企业发展的外因
LED显示屏行业需要加强信息交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避免同质化、低质化产品的盲目投入,引导资本和技术力量朝产业升级和跨界应用方向投入;人才与技术方面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其他行业的交流,寻找新的应用发展方向如:智慧城市、室内运用、社区媒体、军事领域等,以及新的显示技术如:微间距、3D、VR等,以达到分流部分过剩产能的目的。
壮大LED显示屏产业,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是必须的。市场规则向来是优胜劣汰,引导和支持以具有相关技术背景的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强包含外延、芯片、封装、以及配套原材料、设备等关键环节、关键部件、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技术攻关,有前瞻性地布置下一代LED显示技术,争取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抢先取得领先优势。
“控”是企业发展的内因
目前行业里最受各个企业诟病的就是,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在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事实上除了上游一些企业得到政府的扶持以外,完全靠自身去发展,企业依靠的只能是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产业链。
企业应当在成本价整体水平的前提下约定合理的价格区间,超越这一价格区间即视为恶意竞争,将会受到行业企业联合制裁。为了达到制裁,可以对缔约企业预收保证金,并建立行业组织内部融资制度,以便有足够的财力对独大的企业进行内部制裁,禁止供应商向其提供生产材料,禁止经销商代理其产品。
对于屏企自身而言,“强者愈强”是企业发展的规律,企业不应该抱残守旧、被动等待,小企业应该潜心发展细分市场,做好细分领域,特别是要研发独特的、核心产品;而大企业则应该稳守主战场,发展辅助战场。
此外,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建立完善的主动召回制度,对于已经出售的LED屏,一旦发现某个生产环节有问题,该批次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应当第一时间对问题产品主动召回,以消除不良产品对顾客的影响或降低产品对顾客的伤害程度,特别是避免酿成上述的安全事故!